🚨光刻机突围倒计时!中国芯,要翻身?!
核心观点:国产光刻机突破在即,半导体产业链迎机遇
中信证券研报指出,国内对光刻机产业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,有望推动国产高端光刻机的发展,进而带动整个半导体设备产业链的崛起。如果未来在深紫外(DUV)及极紫外(EUV)光刻机方面实现国产化突破,国内先进制程产线将具备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能力,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半导体扩产周期。因此,建议关注那些受到光刻机“卡脖子”问题影响的半导体制造、设备、零部件自主化替代相关公司,特别是与光刻工艺紧密相关的设备和零部件厂商。受益于国产光刻机的突破,国内先进制程扩产有望加速。
ASML北京设维修中心,本土采购利好国内厂商
ASML年度报告释放积极信号
2024年3月5日,ASML发布2024年度报告,主题为“携手推进技术向新”。报告中提到,计划于2025年布局北京维修中心,以缓解出口管制对中国大陆客户设备维护的压力,保障中国客户的维保和替代需求。
维修中心或将配套采购国产零部件
除了维修零部件之外,ASML此前已在国内组建了采购团队,旨在解决本地无法维修的零部件更换问题,其中包括部分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。此举意在确保客户设备的运转不受出口管制的影响。
中信证券认为,此举将减轻市场此前对光刻机断供维保的担忧。此外,预计新的维修中心将开始配套采购国产零部件,从而拉动国内光刻机零部件厂商的需求。
光刻机国产替代势在必行,市场信心增强
光刻机市场规模巨大,国产化率低
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价值量和技术壁垒最高的设备之一。根据SEMI数据,2024年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超过230亿美元,其中ASML占据绝对领先地位。同年,中国大陆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人民币,但中信证券测算,国产化率仅为2.5%。
技术差距与外部压力并存,国产替代成必然
目前,半导体制造工艺节点已缩小至5nm及以下,曝光波长逐渐缩短至13.5nm,光刻技术日趋成熟完善。然而,国产光刻机与海外先进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。与此同时,美国对中国先进制程设备和技术实施严格限制,光刻机成为“卡脖子”的关键环节。
中信证券认为,无论当前国内光刻机的实际进展如何,国产高端光刻机的发展都将持续获得推动。国产光刻机及产业链将同步受益,市场信心也将持续增强。
ASML重视中国市场,国内扩产预期增强
中国大陆是ASML最大收入来源
2024年全年,ASML销售额达到282.63亿欧元,同比增长2.55%,创下历史新高。其中,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为101.95亿欧元,占比约36.1%,是ASML最大的收入来源地。其次是韩国(22.7%)、美国(16.0%)和中国台湾地区(15.4%)。
ASML保障维保服务,利好国内晶圆厂扩产
ASML预计,2025年中国大陆市场的占比将趋于历史正常水平,收入将占公司总收入的20%左右,恢复到2023年以前的常态。鉴于中国大陆客户是ASML最大的收入组成部分,ASML持续保障中国客户的维保和替代需求。中信证券认为,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内先进晶圆厂的扩产预期。
风险提示
需要注意的技术路线革新风险、先进技术创新不及预期风险、国际产业环境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、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风险,以及下游需求波动等风险因素。
本文 pipicrypto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pipicrypto.com/post/1620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